新聞稿.即時發佈
高清照片請瀏覽: https://bit.ly/4cICu2T
[香港.2024年9月2日]由演藝進修學院主辦、利希慎基金贊助的原創音樂劇《奮青樂與路》2024版於8月2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華麗落幕。為期三天的演出共吸引了不少觀眾到場觀看,並被音樂劇中的「奮青」精神所打動!
是次音樂劇匯集了來自何文田迦密中學、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及香港演藝學院應用學習課程的70名中學生,同一舞台上,匯聚了本地、少數族裔、視障青少年,透過台前幕後的參與共同演繹了一段關於成長、夢想與堅持的動人故事。三天四場的演出展現了學生們對藝術的熱情和才華,更體現了他們在過程中提升的品格和團隊精神。
演藝進修學院總經理及音樂劇《奮青樂與路》2024監製嚴翠芳由衷感謝各方的同行及支持,合力完成這個獨一無二的音樂劇,並實踐「藝術 × 品格」教育:「音樂劇講求高度的合作性、前後台的準確配合,對每一個崗位要求相當嚴謹。我見證學生在挫敗中堅持練習、遇困難一起解決、即使生病也互相鼓勵和支持。經過一天艱辛的練習,同學學會放下自我、發現自己的能力、包容別人的過失,這就是他們的排練過程,體現了訓練中強調的4D品格教育,紀律(Discipline)、奉獻(Dedication)、自我發現 (Self-Discovery)及喜悅(Delight)。」利希慎基金總裁何宗慈女士也表示:「同學經歷了嚴謹的藝術訓練,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相信於日後踏入社會時亦將繼續秉持追求卓越的專業精神。」
圖:表演融合大量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圖:學生演員大展音樂才華,獲得台下不少歡呼聲。
驚喜連連的台前演出
現場的每一場演出都精彩紛呈,學生演員的表現專業,他們用心詮釋角色,用激情點燃舞台,更以高度默契完成了每一曲目,充分顯露了他們在音樂劇上的訓練成果和專業精神,成功獲得熱烈掌聲和讚譽。在燈光、音樂和舞蹈的巧妙配合下,觀眾仿佛置身於劇中,隨著情節的變換,時而歡笑,時而淚目。
劇中領銜主演的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中六非華語學生朱泳妮對於能夠參加《奮青樂與路》表示感恩。朱泳妮表示:「曾經擔心自己的粵語會被取笑,不料同學卻熱情接納並體諒和支持。」。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的佘雅琳對於能當上女高音,有獨唱的曲目,是一個珍而重之的機會。希望觀眾能看到她鼓起勇氣,踏出「蛻變」的第一步。
另外,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中四學生李翠鏇亦感受到劇組內相互支持、鼓勵的氛圍:「這部音樂劇為我帶來許多歡樂,讓我在這裡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與他們一同排練、交流。儘管在排練中時常遭遇困難與挫折,但大家總是互相幫助,宛如樂於助人。」
圖:後台學生堅守本份,全力投入在每件製作中。
不為人知的幕後支援
不僅是台前光鮮亮麗的演出,幕後的努力同樣值得肯定。負責後台的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中五學生何晉瑋在《奮青樂與路》後一改其對音樂劇的看法:「第一次參與音樂劇後台,領悟到後台工作有時比前台更為繁忙。從前認為後台似乎不本重要,因為少有人會注意到後台,多數觀眾只關注前台表演。然而,參與這部音樂後,發現後台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迦密中學中三學生侯恩霖在參與音樂劇後獲取後台製作的心得:「在整個後台訓練的過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幕後各製作部門(包括影音製作、舞台及道具、服裝及形象等)的工作內容以及他們之間的密切合作的關鍵性!我明白後台需要精準的溝通和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完成製作。」
圖:《奮青樂與路》台前幕後及主創團隊合照。
***
延展音樂劇發展
演藝進修學院自2002年起設立音樂劇培訓課程並每年為青少年製作大型暑期音樂劇。透過專業的舞台表演、舞蹈及歌唱培訓,歷年來已經培訓過千青少年參與音樂劇表演。今年將帶領來自何文田迦密中學、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及香港演藝學院應用學習課程等的中學生踏上一段充滿藝術與品格教育的旅程。音樂劇《奮青樂與路》首演和重演各場門票都全數售罄,共過萬名觀眾入場支持,成為一時佳話。今年的《奮青樂與路》門票收益將全數用於推動青少年音樂劇發展之用,延展藝術傳承,成長之旅。
關於演藝進修學院
演藝進修學院成立於 2001 年,為香港演藝學院旗下的非牟利附屬學院。本學院為註冊慈善機構(編號:91/7878),致力提供創新、跨學科以及放眼全球的優質表演藝術教育,透過短期課程、全日制課程、度身訂造課程及表演藝術製作,提高各界人士對表演藝術的認識、興趣及欣賞能力,從而創造正面以及積極的社會影響。 更多詳情,歡迎瀏覽https://www.excel.hkapa.edu/zh。
© Liana Technologies